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李光地简介康熙王朝中的李光地,是好人还是坏人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从从政为民的角度来说,李光地确实是一代好官。他做官后,一贯俭朴勤政,辅佐帝国工业,报效国家和人民。网络图三藩之乱爆发后,李光地冒着生命危险写下了盘踞在福建的靖南王耿的情况,包括他的病马、地位、缺陷和弊端等。
2、而李光地是个很有才的人,但是变得确是越来越狠毒,把自己的才能全用到了邪道上,变得尤为可怕。
3、从从政为民方面来看,李光地的确是一代好官。他入仕之后,始终清简勤政,辅助帝业,为国为民。
4、李光地,清代康熙时期的名臣,康熙三年(1664年),李光地以试策论举于乡,康熙九年(1670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内阁学士,直隶巡抚,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为官五十年载。
5、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个狠角色,叫李光地。这个人既仗义执言、书生气十足,同时又狡黠、圆滑、狠毒,简直就是个多面人。
1、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人,清朝康熙年间大臣、理学名臣。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任翰林编修、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曾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
2、李光地(1642年9月29日—1718年6月26日),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府安溪(今福建安溪)人。清代康熙朝大臣,理学名臣。
3、李光地(1642~1718)清康熙时大臣、理学家。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4、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人。清圣祖康熙九年(1670年)登进士第五名,官至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5、李光地生平著作丰富,主要有《周易通论》四卷、《康熙帝:“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雍正帝:“一代完人。
李光地墓在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柏叶林。墓原为石构,外观呈“风”字形,墓碑、石翁仲、石兽、华表、御制丰碑等均毁于1958年,石料被用于修渠。其后裔重修,恢复墓碑,草创墓型。
李光地死因: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五月,李光地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享年77岁。皇帝派遣恒亲王允祺前往吊唁,赏赐千两金,谥号“文贞”。雍正初年,加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李光地墓在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柏叶林。
李光地死后被送回家乡,其墓位于安溪县,是为石头构成的,外观是一个“风”的字形,不幸的是李光地墓的墓碑等在1958年的时候被毁坏,近年,其后代方修缮,墓碑得以恢复。
李光地出生在书香世家,甚有教养,且五岁时便从师学习,聪颖过人,能对文章。少年时期李光地常研究经史等书,在他二十二岁的时候参加乡试便一试中举得到主考官的赏识,后中进士为编修,后回乡省亲,人生开始出现转折点。
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五月,李光地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享年77岁。皇帝派遣恒亲王允祺前往吊唁,赏赐千两金,谥号“文贞”。雍正初年,加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李光地墓在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柏叶林。
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人,清朝康熙年间大臣、理学名臣。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任翰林编修、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曾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