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故事米芾拜石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2023-07-21 10:51:43 体育资讯 admin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米芾的故事米芾拜石的典故是怎么来的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可是米芾除了喜欢写诗和书画之外他还花了大把的时间在专研石头上,他对于石头的喜爱之情已经近乎癫狂,作为一名专业的石痴,他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颗石头,把石头当做他自己的朋友。

2、米元章命令把这奇石搬运回州郡,作为人们游玩的景物。当大石搬运回来的时候,米元章十分惊异,即刻就命下属摆设宴席,跪拜于庭堂之下,并且说:“我想见到您石兄已二十年了”。世传“米芾拜石”,淹没了米芾的其它成就。

3、故事中说:米芾为了得灵壁石,便请求到涟水作官司。到涟水后,他一心收藏奇石,并给每一块奇石赋诗一首。他玩石玩得神魂颠倒,整日呆在画室里不出来,有时一连几日不理公务。

4、砚台看过以后,米芾并不回家,连连向和尚拜礼,一定想得到这个砚台。这个和尚看到他这么喜欢,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他就把砚台送给了米芾。还有,宋徽宗赵佶是个书法高手,对砚台也是倍加推崇。

5、喜欢传话的人听到后就四处谈论这事,在朝廷百官中也把它作为笑话来传播。

6、嘴里“石兄”“石兄”喊得非常亲热。衙役们见新老爷疯疯癫癫的,个个掩着嘴偷笑。礼拜完了,米芾才正正经经地步入衙署。“拜石为兄”的故事很快就传了出去,人们给米芾起了个雅号,叫他做“米癫子”。

民间流传的关于米芾的故事

1、事后,这话一传开,米芾更有名望了。有人讲:“米芾根本没替那个人画,只是坎了个圆砚台。”有人讲:“米芾料定那个人上了千秋桥就要看画,才画了个真的亮月子,掉到水里头去,叫这家伙到头是竹篮捞月一场空。

2、在他十八岁的那一年,宋神宗登上了皇位,因为米芾的母亲曾经对他有过恩情所以为了报答米芾母亲,他决定赐米芾一个官位,可是米芾从小就没什么官运,这或许与他不爱结交权贵而且看不起官场上的有些作为有关。

3、米芾的故事米芾字元章,其实,米芾以前叫米黻,后来又改名叫米芾。是北宋*的书法家,画家和书画理论家。在历史中,苏轼,蔡襄,黄庭坚和米芾合称为“宋四家”。做为一名*的历史人物,流传下来也关于米芾的故事也有很多。

米芾的生平简介

米芾(1051年-1107年[1]),北宋书画家。初名黻[注2],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北宋*书法家、书画理论家、画家、鉴定家、收藏家。

米芾(西元1051——1107年),字元章,号襄阳居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官至礼部员外郎,礼部在唐、宋又称为「海宫舍人」,故世称「米南宫」,本名,四十一岁以后才改名为芾。

米芾(1050-1107)宋代杰出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温士,自号鹿门居士。原籍襄阳(今属湖北)人,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官至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

米芾(1051~1107),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关于米芾的民间传说故事

1、在书法方面,米芾还有一个故事呢,据说米芾小时候家里很贫苦,但是他的父母见他很喜欢写字,就把他送到学校读书,可米芾读了三年的书,学业却一点都没有长进。

2、故事一:装癫索砚米芾为人痴癫,在皇帝面前也不掩饰。有一次,徽宗和蔡京讨论书法,召米芾进宫书写一张大屏,并指御案上的砚可以使用。

3、米芾最喜爱“灵根”石故事中说:米芾为了得灵壁石,便请求到涟水作官司。到涟水后,他一心收藏奇石,并给每一块奇石赋诗一首。他玩石玩得神魂颠倒,整日呆在画室里不出来,有时一连几日不理公务。

4、核心提示:欢迎访问中国民间故事米芾拒奇石的故事。有一年,米芾在涟水县当县令,快要任满的时候,出了一桩王爷见家里没人,立即带着人马追上山去。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