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的幼虫生活在水中,以鳃呼吸。常静息不动,猎物靠近时方射出能缠卷的唇以捕捉之。发育过程中蜕皮8~15次,蜕皮次数在种内与种间均有所不同,无蛹期。
1、蜻蜓飞行的原理是通过翅肌来挥动翅膀,将气流下压,当翅膀下部气压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在力的相互作用下起飞了。蜻蜓的翅膀虽然比较轻薄,但每秒振动可达30~50次。
2、蜻蜓通过翅膀振动可产生不同于周围大气的局部不稳定气流,并利用气流产生的涡流来使自己上升。蜻蜓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飞行,还能向后和左右两侧飞行,其向前飞行速度可达72公里/小时。
3、如果蜻蜓不能飞,它就会饿死,它们只吃飞行时捕捉到的猎物。虽然蜻蜓可以用锋利的牙齿在飞行中撕碎猎物,但幸运的是,蜻蜓不能咬人。大多数蜻蜓物种的下颌骨不够强壮,无法破坏人类的皮肤。
4、直升机:蜻蜓通过翅膀振动可产生不同于周围大气的局部不稳定气流,并利用气流产生的涡流来使自己上升。蜻蜓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飞行,还能向后和左右两侧飞行,其向前飞行速度可达72km/小时。
5、由于蜻蜓翅膀有翅结和翅痣两个特殊结构,使得其成为自然界中优秀的飞行者。力学研究方面发现,蜻蜓在空中的拍翅飞行和转弯飞行时翅膀会受到水平力、垂直力、扭矩、弯曲,作用的影响,发现蜻蜓慢速飞行和飞行器飞行很相似。
6、倾角大升力就大,倾角小升力也小。当升力大于竹蜻蜓自身的重力时,竹蜻蜓便可向上飞起。竹蜻蜓的叶片和旋转面也保持一个倾角,所以当我们用手旋转竹蜻蜓时,它会得到空气的反作用推力而向上飞出。
1、蜻蜓喜潮湿环境,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其幼虫需要在水中发育。一生只有卵、稚虫和成虫3个阶段,成虫常通过蜻蜓点水的方式将卵产入水中,稚虫又称水虿,在水中捕食其它水生生物,待羽化前爬出水面,交配产卵完成生活史。
2、蜻蜓的生活特点是:能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幼虫在水中发育,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成虫在飞行中捕食飞虫。食蚊及其他对人有害的昆虫,但食性广。蜻蜓是食肉性昆虫。
3、蜻蜓的生活性特点是:蜻蜓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其幼虫(稚虫)也需要在水中发育。蜻蜓目昆虫属半变态发育,一生只有卵、稚虫和成虫3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