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 *** 。中国人民 *** 开国大将10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3] 。
1、开国上将名单详细的列表如下:(1955年授衔上将55人,1956年补授王建安上将,1958年补授李聚奎上将。
2、五五年授衔的上将是55人,分别是:萧克,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李达,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张宗逊,时任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李克农,时任副总长兼外交部副部长。
3、年开国上将排名: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1李涛。1傅秋涛。1王平。1吕正操。1傅钟。1肖华。1甘泗淇。
4、中国人民 *** 开国大将10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3] 。
年授衔将军有1052名。1955年,中国 *** 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军队授衔仪式,授予了1052名将军军衔,其中包括10名元帅、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802名少将。
总共授衔了1038位将军(不包括十大元帅)。1955年中国人民 *** 实行军衔制,10位将领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0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 *** 大将军衔,55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 *** 上将军衔。
年,有55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 *** 上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因此共有57位将领在首次实行军衔制时期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们被称之为“开国上将”。
年之后至1958年又相继授予8位将领少将军衔。1961年~1963年之间,共晋升233名大校军官为少将军衔。1964年及1965年共有321位大校军官晋升为少将军衔。
年9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大将军衔,后被人们称之为“十大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杨锡光(19011—2000.1)福建将乐人。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校长(55年大校)杨福隆(1913—) 河北阜平人。河北张家口军分区司令员(55年大校)肖大鹏(1916—)江西宁都人。
年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共授予校官34643人,其中上校4439人。1955年首次授衔时,全军共有64万余名干部荣获准尉以上军衔。其中,准尉13万余名。尉官48万余名。校官2万余名。
张实杰,(1922—2016),山东省邹平县人,更高军职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时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到空军任职,其时已经取消军衔制。
范天恩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范天恩(1922-2001年12月2日),绰号范大胆,山东省泰安市人。1938年1月参加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中国人民 *** 陆军第38军团长。
1、五五年授衔的上将是55人,分别是:萧克,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李达,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张宗逊,时任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李克农,时任副总长兼外交部副部长。
2、(1955年授衔上将55人,1956年补授王建安上将,1958年补授李聚奎上将。
3、开国上将一起有57人。1955年,新中国举行首次授衔,55位高级将领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其后,1956年,王建安将军被补授上将军衔;1958年,李聚奎将军也被补授上将军衔,所以开国上将人数一共57人。
4、大将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1、名元帅、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798名少将。元帅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 *** 。大将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2、李耀、李天焕、李成芳、李寿轩、李作鹏、李雪旷伏兆、吴先恩、吴克华、吴法宪、吴信泉、吴富善、吴瑞林、何德全、邱创成、邱会作、余立金、余秋里、张震、张藩、张才千、张天云等。
3、截止2018年6月26日,55年少将还剩6位:方槐、杨永松、邹衍、詹大南、熊兆仁、黎光。方槐:1917年出生,江西省于都县人。1932年参加红军,1933年入党。方槐是“航空火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