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影《夺冠》观后感五篇1 影片一开始,场景就非常震撼:女排队员们浑身是伤,护膝、队服满是汗污和血渍,她们拼尽全力接球、扣球、摔打宛如战场上奋不顾身的战士。 假期里,全家看《夺冠》这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在不同时代夺冠的故事,不同时空的场景在人物的回忆与活动中反复对比。
中国女排的作文 上世纪80年代的女排精神一直作为各界学习的榜样广为传颂,这种精神既是激励,也是拼搏。而当朱婷扣下最后一球,女排姑娘们集体泪奔来庆祝胜利的时候,经历了“世界二流”的苦楚和新老交替的阵痛的中国女排终于重回*。可以说这场胜利是女排精神的再现。
啊啊,我国以29比27赢了第二局。当然第三局我国越打越带劲。虽然额头上的汗不停的往下流可是她们脸上的笑容还是那么灿烂。这一战中国女排赢了俄罗斯队,进了四强。后面还要和美、德、西女排比赛。我祝你们能赢桂冠,中国女排,加油,好样的。
如果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女排之崛起,极大地激励了中国人投入改革开放;那么,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排的胜利,将再度激发中国人的精神动力,自信地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
体育精神作文1 在2019年的女排世界杯上,日本赛场见证了中国的壮丽逆转。中国女排以3:0的骄人成绩击败了实力强大的美国女排,展现了郎平指导下那种不屈不挠的“不死”精神。这种精神,尽管历经失败,却从未消亡。
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美两国女排展开*对决。身高1米84的中国女排主攻手郎平凭借出色的表现,帮助中国队战胜美国队,登上*宝座。此次比赛后,诞生了一个流行词——“铁榔头”。面对中国女排两次最困难的时期,郎平两次勇敢地承担起主帅的重任。
中国女排励志简短故事一: 1987年,郎平放下排球事业,赴美求学。先是住在朋友家,后来,为了不麻烦朋友,她一个人租房住。对于14岁就进入国家队的郎平来说,她不仅不会烹饪,也不太会照顾自己,而且,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常常靠朋友接济。郎平第一次被钱困住了。 世界*的荣耀已经在她身上黯淡下来。
郎平是真正把排球视为自己的职业和事业,排球就是目的,而不是一个达成其他目的的手段。毫无疑问,郎平是“举国体制”培养的花朵,但是最终却挣脱了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的宿命,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欢呼之后,我们也许更应该深思:在“女排精神”中背后,其实还有一种“郎平精神”和“郎平道路”。
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 篇1 郎平,1960年12月10日生于北京,她的成长环境并不优越。尽管家庭条件艰苦,但郎平的母亲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艰苦生活,这对郎平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郎平在小学时期就展现出了活泼开朗的性格,她的父亲对体育的热爱也深深影响了她。
写作思路:详细地将郎平带领中国女排走向*的过程描述一下,中心要明,语言要通顺连贯等等。正文: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美*对决,身高1米84的中国女排主攻手郎平击溃了美国女排的防线,帮助中国女排登上了*的宝座,赛后诞生了一个流行词——“铁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