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之一句有断和绝是什么 (岭外音书绝)

2024-02-08 22:35:57 体育信息 admin

渡汉江之一句有断和绝是什么?

《全唐诗》和《宋之问集》中收录的版本是“岭外音书断”,也有的版本作“岭外音书绝”。应该说,《全唐诗》这种版本的权威性还是要高一些。另外,从诗的韵律来说,用“断”的合理性也更充分些。

岭外音书绝下一句

1、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前言】《渡汉江》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五言绝句,是《全唐诗》的第589卷第55首。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

2、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白话译文: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

4、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诗《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

5、亲,你好,近乡情更怯的上一句是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6、渡汉江 唐代: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登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渡汉江中岭外是什么意思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赏析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

⑵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⑶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赏析】: 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回家乡,经过汉江(也就是汉水)时,写了这首诗。

岭外: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韵译】:久在岭南居住,家乡音讯全无;经历一个寒冬,又到立春时候。距离家乡越近,心中越发不安;遇人不敢相问,唯恐消息不祥。

翻译: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原诗:渡汉江 唐代: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岭外: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译文】久在岭南居住,家乡音讯全无;经历一个寒冬,又到立春时候。距离家乡越近,心中越发不安;遇人不敢相问,唯恐消息不祥。

近乡情更怯的上一句是什么?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一说宋之问)的作品,这是一首经典的思乡诗和游子归家的诗歌。

第三句反说:“近乡情更怯”。既是渡汉江,又是近乡,这个地方必是襄阳无疑了。襄阳是唐代东西两京通向江南、岭南必经的要道。过襄阳向北即是河南境。正所谓,“便下襄阳向洛阳”。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